1.研究目的及意义(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)
(1)研究目的及意义:
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的研究有着多重深远目的。首要目的在于打破非遗传承面临的时空壁垒。诸多非遗技艺凭借口传心授、行为示范世代延续,脆弱且易失传。借助展示系统,利用计算机等技术,精准捕捉如苏绣针法、侗族大歌演唱情境,将无形文化具象化、数字化存储,供大众随时研习观摩,稳固传承根基。旨在拓宽非遗传播广度与深度,激活全民保护意识[1]。传统宣传受地域、形式局限,展示系统依托互联网,以网站、移动端应用等多元渠道,把晦涩难懂的非遗知识转化为趣味盎然的图文、视频、互动体验,吸引不同年龄、地域群体关注,像潮汕英歌舞经线上展示,可引全国
“围观”,让非遗走进大众生活,凝聚守护力量。利于整合资源推动学术研究。系统汇聚散落各地非遗资料,方便学者对比分析,深挖文化、历史、艺术价值,梳理传承脉络,以专业见解指导传承实践,也能助力文旅融合,为地方打造特色非遗旅游线路、项目提供支撑,赋能非遗可持续发展[2]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的研究,蕴含着多层面不可估量的意义。从文化保育视角看,非遗多以口传身授存续,岁月流转中脆弱濒危。展示系统恰似
“数字保险箱”,借由先进数字化手段,细致入微记录如苗族古歌演唱细节、宣纸传统制作工序,完整留存文化基因,抵御遗忘与失传风险,守护民族文化的
“根” 与
“魂”,确保先辈智慧结晶薪火相传[3]。于传播推广维度而言,互联网打破地域樊篱,系统将小众、分散的非遗推向全球聚光灯下。通过生动网页、沉浸式
APP 体验,把神秘的皮影戏制作、精妙的佛山剪纸化作直观视听盛宴,激发大众探索欲,使非遗从 “深闺旧藏”
变身热门文化符号,提升全民认同感、自豪感,吸引国际关注,输出民族文化软实力[4]。聚焦学术科研领域,它是
“宝藏数据库”,整合海量非遗样本,助学者纵览全局、深挖内涵,分析民俗演变、技艺传承逻辑,产出理论成果反哺传承实践,优化保护策略。文旅融合层面,依托展示系统打造非遗特色线路、体验点,为地方旅游注入灵魂,以文化赋能经济,开辟非遗
“活态” 传承新径[5]。
(2)国内外研究现状:
国内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,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加大对非遗保护的财政投入与政策扶持。《天水市2023年立法计划》:包括拟定《天水市伏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(草案)》《天水市武山旋鼓舞保护传承条例(草案)》,加强当地非遗保护的地方立法.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》2024年修订版:进一步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、范围,规定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,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、记录、建档等保存措施,以及传承、传播等保护措施,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依据.[6]。随着技术进步,数字化保护相关法规更新加速,数字化技术如3D扫描、全息投影等广泛应用于非遗项目的记录和传播。这不仅提高了非遗资源的保护效率,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商业化提供了新的途径?。公众对非遗的保护意识显著提高,推动了更多公益项目和教育活动的兴起。线上参与非遗保护活动成为新风尚,社交媒体话题互动量增长显著,进一步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[7]?。
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平台和机构?:
1.?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?: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宣传平台,提供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、代表性传承人等信息。该网站还包含了各省市的非遗项目信息,用户可以通过该网站了解更多关于非遗的详细信息[8]?。
2.?中国非遗保护研究中心?:该中心致力于非遗的保护和研究,提供非遗申报、数字化采集、活动策划与展览等服务。用户可以通过该中心了解非遗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[9]?。
3.?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?:该协会致力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,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咨询服务。用户可以通过该协会了解非遗保护的相关政策和项目?。
4.?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?:该中心提供非遗的培训和教育,致力于推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[10]?。 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比较早,美国通过一系列法律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《古迹法》、《历史遗迹法》、《国家历史遗产保护法》等法律确立了联邦政府对文化和科学遗产的管理职责,形成了对全美物质和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法律体系。美国通过非遗影视作品来推广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[11]。例如,Netflix制作的纪录片《主厨餐桌:烧烤》展示了美国及其他地区的特色饮食文化,通过精良的制作和鲜活的人物故事,吸引了大量观众,增强了观众的情感链接和文化认同?。此外,美国公共广播服务(PBS)的《美国历史》系列纪录片也涵盖了印第安土著文化、传统手工艺和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[12]。
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平台和机构?:
1.?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?:负责管理和保护国家公园内的文化遗产,包括历史遗址、古迹等。
2.?美国国家历史保护局?:负责历史建筑和地标的保护和修复工作。
3.?美国艺术基金会?:支持艺术和文化遗产的保护、研究和展示。
4.?查科文化国家历史公园?:位于新墨西哥州,保存了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前的美国文化和历史,是墨西哥北部古代遗迹的代表[13]。
2.研究的基本内容、目标
(1)研究的基本内容:
此系统是采用Java语言进行后端代码的编写,将使用SpringBoot实现后端逻辑功能的实现,Vue框架进行交互页面效果的渲染。结合用户需求,本课题将实现用户跟管理员,通过权限设计,赋予不同用户不同的菜单权限[14]。本课题以页面形式表现出来,主要功能包括:非遗演出管理、非遗项目管理、演出预约管理、用户管理等功能。
(2)研究的目标:
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的研究目标?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?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?:通过宣传系统,向公众展示和介绍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包括其历史、背景、特点和保护措施,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[15]?。
2.?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?:通过系统的展示和推广,帮助非遗项目找到更多的传承人和支持者,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[16]?。
3.?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认可度?:通过系统的宣传和推广,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认可度,吸引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,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[17]?。
4.?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?: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,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,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获取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[18]?。
3.拟采取的研究方法(技术方案及措施)
(1)文献研究法,通过知网、维普、谷歌学术等多个渠道,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相关文献研究,了解已有的研究思路和方法,为后续深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,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[19]。
(2)案例分析法,通过专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进行分析,结合类似的系统进行分析对比,并进一步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进行综合分析,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,为如何有效提升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,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。
(3)定性分析法。通过对文献的研究,运用归纳和演绎、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,理解SpringBoot框架的原理及技术,从而熟悉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,掌握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本质。
(4)验证研究法。熟悉了基于SpringBoot框架的原理和技术,在研究过程中排除个人的价值判断,以实际开发测试结果来证明问题,验证所学与所得的正确性[20]。
4.进度安排
2025-08-04—2025-08-04: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沟通,进行选题指导,确定选题。
2025-08-04—2025-08-04: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。
2025-08-04—2025-08-04:查阅参考文献,撰写开题报告并完成开题。
2025-08-04—2025-08-04:完成实验数据,撰写设计说明书初稿。
2025-08-04—2025-08-04:进行中期检查,并在老师指导下修改设计说明书。
2025-08-04—2025-08-04:完成设计说明书定稿,进行重合比检测。 2025-08-04—2025-08-04:毕业设计答辩。
5.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
(1)研究条件:
1.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,可供正常的功能模块编译。
2.需要对本课题涉及到的技术进行学习、了解。
(2)可能存在的问题:
1.会存在用户需要查询某条数据的时候太慢才有结果。
2.会存在部分功能模块在数据新增的时候,数据新增失败。
3.会存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空指针异常等错误。
4.会存在用户在支付的时候无法进行价格信息的支付。
6.重点难点
(1)需要了解本课题用户需求调研之后,需要哪些核心的功能模块。 (2)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,实现系统功能模块并进行接口数据的获取。
(3)需要重点解决用户的权限问题,用户、管理员之间的权限设计,使得用户更好的使用系统功能模块。
(4)需要保证数据库表数据跟页面数据的一致,当用户进行功能操作的时候。
(5)需要运用前端知识对页面效果进行渲染,使之页面效果具有亲和力。
7.预期结果和成果形式
(1)预期结果:
基于Java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,具体功能描述如下所示: 管理员端主要功能:
1.用户管理:管理员可以实现对用户的账号等信息进行新增,还能实现对用户账号信息进行修改以及删除等操作,用户账号信息包括用户名等信息。
2.个人中心:管理员可以实现对个人账号信息进行修改以及查看。
3.非遗项目管理:管理员可以实现对非遗项目信息进行新增。
4.非遗演出管理:管理员可以实现新增非遗演出信息,还能对非遗演出信息进行修改等操作。
5.演出预约管理:管理员可以实现对用户的演出预约信息进行查看以及审核操作。 用户端主要功能:
1.非遗项目:用户可以查看管理员新增的非遗项目并进行收藏等操作。
2.非遗演出:用户可以查看非遗演出的信息并进行演出预约。
3.演出预约管理: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的演出预约信息并进行支付操作。
4.个人中心:用户可以查看个人账号信息以及修改账号信息。
(2)成果形式:
1.一套可正常进行使用的计算机项目源码。
2.一篇符合学院格式要求的毕业论文。
8.参考文献
[1]袁月.体验设计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计研究[J].鞋类工艺与设计,2024,4(20):162-164.
[2]程茵.规范与创意——肇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策划实践之路[J].中国民族博览,2024,(16):252-254.
[3]刘洪波,卢敏学,刘虹.活态传承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路径研究——以津派花丝镶嵌技艺为例[J].艺术与设计(理论),2024,2(07):134-137.
[4]付丹亚,田亚亚.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系统设计[J].信息技术,2024,(06):124-129.
[5]梁晓冰.数字媒体时代非遗文化在高校美育中的传承与创新[C]//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.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(十六).菏泽学院;,2023.
[6]郭艺.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阐释及其展示体系——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认知与实践[J].中国博物馆,2024,(03):28-38+135.
[7]王玉婷.基于数字孪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感化展示设计研究[J].明日风尚,2024,(09):97-99.
[8]张振辉,仇佳琪.传承文化的城市活力胜境——安徽省文化馆新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方案设计思考[J].建筑与文化,2024,(03):27-29.
[9]杜俊,李金忠,何新武,等.基于Spring
Cloud微服务架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[J].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,2024,23(01):14-21.
[10]刘辰光.浅析博物馆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[J].运城文博研究,2023,(00):97-101.
[11]崔红.云南省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[J].云南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),2024,18(02):150-156.
[12]奥尔加·斯塔尔任斯卡娅,孙奥.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历史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经验——以白俄罗斯活态遗产项目为例[J].博物馆管理,2023,(04):18-23.
[13]杨阳. 大运河江苏段技艺类非遗文化的AR数字化设计与展示研究[D]. 南京邮电大学, 2023.
[14]刘佳华.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思考——以陕北民歌博物馆为例[J].黑河学刊,2023,(05):26-33. [15]田轲.
城市文脉视野下非遗文化主题公园设计研究[D].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, 2023.
[16]林愿.基于GIS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系统[J].江西测绘,2020,(02):42-43+64. [17]Lei Z ,Di F
,Jinlong Z .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Digital Display Design of
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Based on Audience
Satisfaction[J].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,2022,2022.
[18]Georgios M ,Iosif K ,Nikolaos P , et al.InCulture: A Collaborative
Platform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
Narratives[J].Heritage,2022,5(4):2881-2903. [19]Jiankun Z ,Yanhui J
.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 Cross-Cultural
Communic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[J].Mathematical Problems
in Engineering,2022,2022. [20]Tu S ,Jiang X .The “Tough Road” of
Inheri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Age of Digital Media:
Taking Dunhuang Art Academy as an Example[J].British Journal of
Philosophy, Sociology and History,2022,2(2):01-04.